「 駕馭不適圈 」是近期被廣泛討論的名詞。我們都希望自己不斷進步,但到底要如何跨出舒適圈、調解不適感,也用最有效的方法達到目的呢?
嗨,我是Zoey,一位在家創業的遠距工作者。今天希望跟你分享一本好書,以及我們要如何順利挑戰舒適圈。
《 駕馭不適圈 》這本書會與你分享成功人士如何跳脫舒適圈、跨越痛苦,以及到底什麼是「123間歇心法」?我也會在這篇文章裡和你分享我過去自己的經驗~那我們就開始吧!
《 駕馭不適圈 》在講些什麼?
本書的作者法拉・史托(Farrah Storr)曾經是雜誌《柯夢波丹》和英國版《Elle》的總編輯,當我們說到「雜誌總編」時,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通常是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裡,梅姨所扮演的米蘭達那個角色(就是那個冷豔的女魔頭形象),然而,身為國際女性雜誌總編輯的作者法拉,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心境。
事實上,法拉在書中敘述自己「從小就不是一位抗壓性很高的人」,甚至是有點內向者的性格,像是什麼上台演講啊、在股東面前下出俐落瀟灑的提案等,是他感到彆扭、甚至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的事。
因此,比起以往那種一眛地勸讀者不要安於現狀、要吃苦才能成功….等等的狼性雞湯文,從她口中講述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改變、從艱困環境脫穎而出,讓過程讀起來會比較親切、符合每個人會遇到的現實狀況,同時,她也利用自身經驗當案例,用非常幽默(甚至會讓你哈哈大笑的口吻)提出的解決方式,我相信是非常適合台灣讀者的一本書籍。(大家總是喜歡看有娛樂性質、又有知識性質,同時又容易理解與執行,是吧~?)
何謂123間歇心法?
其實在閱讀《駕馭不適圈》時,我就發現我和作者法拉的性格非常不同,對於「跨出舒適圈」這個議題,我一向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困擾,反而是「待在合適圈?」會讓我覺得有些不舒服。
但無論形式為何,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會感到不適的情況,因此,每個人都得學習怎麼用適合自己的方式,來與壓力共處,挑戰自己。而作者也在書中提出了具有架構的「123間歇心法」,分別是:
步驟一:承認恐懼
不適感源自於恐懼,但一般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害怕,反而以各種理由「合理化」自己的恐懼,就是逃避不適圈的最佳證明。成功人士不是因為他們大膽勇敢,而是懂得先承認自己的恐懼。
步驟二:找出令你「不適」的事物
利用自我提問七次的方式,就能直指核心,揪出讓你不適的恐懼來源,例如:
步驟三:化不適為安適
一般人遇到不適會緊張、有壓力,只想逃或腦袋當機,但成功人士不受制於不適,不因阻礙而卻步,懂得調整成「挑戰心態」,努力找出解決方法,學會適應不適感,就能擴大你的舒適圈。
(延伸閱讀:【佐編茶水間】如何跨出舒適圈?3招戰勝內心小劇場)
如何提高自己的「抗壓指數」?
作者提到,現代人普遍生活舒適安逸,尤其是能夠看到這本書、或者這篇文章的人,絕對都不是處於絕境,或者是極端的生活中。
因此,人生中並沒有什麼大風大浪,不用學習打獵、徒手搏擊野生動物,也不太需要害怕有人闖進家門,威脅生命安全,以至於「人們越來越難以跨越自己的舒適圈」,因為生活中不常需要這麼做。
但當然,事情總是有一體兩面,如果想要在愜意的生活裡,鍛鍊一下自己的抗壓性和恆毅力,又該怎麼做呢?以下和你分享三個我自己有在做,且覺得超級有用的方法:
#1 常做高強度間歇運動
高強度間歇運動是個能夠在10分鐘內讓你下地獄又上天堂的激烈運動(??)但是依我的情況來說,它是個非常適合鍛鍊肉體,又鍛鍊心智的活動,怎麼說呢?
我每個禮拜大約至少會做兩到三次的高強度間歇,在那十分鐘內,我經常懷疑人生(??)也絕對會有一百次以上想要放棄的念頭(哈哈哈哈),但是老實說,這些動作根本不難,就是重複不斷地跳耀即可,你的大腦開始處於自動駕駛狀態來執行動作,而在那個當下我最常想的事情就是:
「我如果連這他X的十分鐘都堅持不了,那我的事業絕對也做不下去!」
雖然這是比較斯巴達式的極端訓練,But I gotta say… It works!
我非常明顯的感受到「肉體上的疼痛」可以提升你心智上的抗壓程度,雖然這個運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,但我非常鼓勵你去找到一個「又痛又爽,又短又有效」的折磨法(但overall是對自己有益的…哈哈哈)長期下來,你便更能判斷何時要對自己仁慈,何時要逼自己堅持。
#2 有個夥伴
講到抗壓指數或跨出舒適圈,我們總覺得那是「個人」的課題,但我認真發現,有個好的夥伴確實能夠幫助你堅持下去,也有機會增加整個過程的趣味性。
你不可能在不清楚整體目標時,做不喜歡的事情,同時又能長期堅持下去。
當我們在做不是很舒服的事情時,如果你完全不享受這個過程,花你一秒你都覺得是折磨(有這麼恐怖?)所以如果有個好友一同相伴,你至少能夠轉移一點注意力,如果能夠苦中作樂,那跨出舒適圈似乎也簡單了些。
#3 問自己:不行動的後果是什麼?
作出行動的後果總是讓我們嚇到吃手手,但是不行動的後果是什麼?三年、五年、甚至是十年之後,你的人生是否會因為這項決定、這個行動,而有所改變呢?
每當我要做出一項自己不舒服的決定時,我總是會反問自己:「不做的損失是什麼?」如果理解待在舒適圈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時,就能讓我更有勇氣的去展開行動。
「不做不會怎樣,做了會很不一樣!」
運用這樣的心法給自己打個強心針吧!
沒有一個成功人士,會叫你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
說來有趣,但以前我其實是個及時行樂主義者,無論是玩樂、花錢計畫未來的方式,我永遠只會顧及眼前的利益:「誰知道明天我還會不會活著,不如就盡情享受當下吧!」不過事隔多年,我有了很不一樣的改變,其中一個,就是延遲享樂。也許是年紀到了,也許是生命中遇到了不一樣的人,我開始思考及時享樂、想做就做,不一定是個絕對負責任的行為,因此,有趣的點是,「Taking Action」不是我的弱點,反倒是「Not Taking Action」會是我需要學習的課題。
在生活中,我學習不能因為想吃而吃(但還是很愛吃??)、不能因為想買而買、不要再因為一時興起而去做沒有好好計劃的事情,其實並沒有比「跨出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」來得更簡單….XD
因此,無論你是要去做自己不敢做,但是知道是為自己好的事;還是學著在某個環節沈住氣,等待下一個更合適的時機,都是需要一些心法或軟性技能,來讓你不要那麼的不舒服,或者動不動就放棄。
希望這篇文章有帶給你一些收穫,另外我製作了跨出舒適圈的免費講義,歡迎下載後一起練習:)
xoxo,
Zoey
嗨,我是Zoey,【佐依.理想生活設計】的創辦人
我是位邊旅行邊工作的設計師,專門分享遠距工作二三事、個人品牌經營以及Self-love、Self-care、Self-development等議題,教導千禧年兒如何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。
原文出處│理想生活設計
Photo:佐依.理想生活設計
Data:極美人vitalladys, 佐依.理想生活設計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