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那些學校沒教的事,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職場的因應之道,當我們在學校時,總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直線目標,然而,許多學校的成功方程式,在我們出了社會之後卻不是那麼受用。今天我們邀請到《 我只想好好上班 》這本書的編輯采華,來和你聊聊新鮮人找工作、面試、和同事相處還有離職的職場應對藝術。
這本書的原書名叫 They Don’t Teach Corporate in College ,作者 Alexandra Levit 原本在學校是一位成績名列前茅的優等生,順利的找到工作後,發現自己對職場有諸多的不適應,也意識到職場中有許多潛規則,是沒有人會教你,要靠自己去摸索的。因此,他特地寫了這本書來幫助從校園進到職場的社會新鮮人。也會和你聊如何和同事、主管相處?如何排解事業上的壓力?如何爭取升遷機會?如何換工作和規劃自己的職涯?
試著將悶在自己心中的擔憂寫下來,默默觀察 30 天,再來看 30 天後,你是否還在擔心同一件事情。
在 30 天的期間內,你可能偶爾還是會感到壓力,但透過練習,也許你能夠慢慢去感受和發現,過了 30 天,你當時煩悶的事情產生了什麼改變?是否找到解決方法?事情是否自己被解決?是否無意間開拓出第三種選擇?也許久而久之,你那種緊張和擔憂的心情就能被舒緩,未來再次遇到不擅長的事,就不會用過多的自我懷疑而壓垮自己。
第一步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的打工經驗,儘管你只是在洗碗、倒垃圾、端盤子或發傳單,你一樣可以去思考除了金錢以外的收穫,例如你可以觀察星期幾、什麼時候、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接受你發的傳單。透過聯想和分析,你可以更近一步地知道客戶的雛形,這樣的關聯性你都能放在履歷上,如此一來,或許面試官原本預期你只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,意外發覺你的邏輯思考力很強,因此為你加分、脫穎而出,絕對是有可能的。
另外采華也建議,選擇以自己的科系或興趣為主的打工最合適,隨時隨地累積人脈和多元的經驗,對未來也有很大的幫助!
透過告知客戶滿意度的方式,間接地去展現自己的參與度和負責事項。
如果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的所有功勞都能被主管記得,那是一種不理性的期待,久而久之,在職場上容易感受到被埋沒、沒有成就感。職場不像學校,沒有排行榜能夠直接看出每個人的成績表現,有時候一個大型專案,參與的人數眾多,也很容易被忽略。
因此,比起埋頭苦幹,更聰明的做法是抬頭苦幹,對於未來升遷或職涯發展,相信也會更快且更順利。
資料來源:zoey理想生活設計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